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美术理论 >> 雕塑

      呼唤与回应(作者:隋建国)

      分享到:
      2010-01-25 16:42:53

          在“20世纪•中国”美展中,贾又福老师的《无声的呼唤》、《大音希声》给我以强烈趵印象。画面以凝重庄严的群山与浑朴苍劲的巨石,创造出一个立足于大地,仰望天空的人的祟高视角。山岳与大地之壮观,天地万物之神秘隐含在其中。画幅里激荡着一种来自苍天与大地的呼唤,呼唤崇高,呼唤雄壮。立干苍天之下大地之上——这天地之间的人,是艺术永恒的主题。而古往今来的全部艺术,正是人类对于天地万物甚至全部存在之呼唤作出的回应。
          石雕艺术,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环境及生存状态的呼应之一。所谓石雕艺术的语言,可以理解为矗立于大地之上的崇山峻岭,以其凝重与永恒,显露为对于人类的呼唤。作为回应,人类将自己的生命能量及灵魂注入石头,使世界与人相会的一瞬间化为永恒,也使世界与人类的存在同时具有了意义。这一呼唤与回应的持续。形成了石雕艺术语言的世界。而人类生命的交替接续,则成为这一语言世界得以丰富与拓展的保证。可以肯定,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人对来自大地的呼唤作出呼应,同时也针对前人的呼应作出自己的回应。石雕艺术语言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艺术家与石头对话,并通过石头与观者的对话,当雕刻家拿起锤与凿时,石头即以其全部的性质回应着雕刻家的心声。这雕刻家与石头的对话,其实也正是整个人类与自然的对话。
          中国现代石雕艺术起承转合几十年,其源流不外乎两条,一是挖掘民族遗产,一是吸收外来营养,当然这两条并非一定是对立的。对于丰富深厚的中国古代传统艾化,我感受比较深切的是自石器时代开始的王石文化,那个人类只同石头打交道的远古时代。在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中,玉石——石头中较稀少的一个种类,充当了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角色。它成为人与天地神灵交往的中介,成为天地万物、神权社稷的象征;它被赋予仁义礼智信诸种人格美德、成为一种美好人格的象征。后来历史上出现搜求奇石以至拜石的佳话。再晚些的文学作品《西游记》、《红楼梦》中,往往是一块石头成了所有事件的根源。玉石,这种在材质上稍珍稀特殊些的石头,在古老的东方思维方式中,被赋予了极特殊的意义。它作为一种材料,越过形式的极限,成为一种精神力量与人格的象征。这种思维方式及它塑造出的玉石这样一个原型,启发我对石雕艺术进行深刻的思考。
          我对石雕艺术产生兴趣,则是因为一次意想不到的机缘。数年前的深秋,我带学生下到农村进行石雕课实习。因为是初次接触石头,并不想打制出完美的作品,只是随手打去,所以注意力偏向打制过程本身。连续几天拼命地打,一锤下去.火星四溅,真感觉出石头是“硬”的。一星期下来,浑身酸疼,石头没有改变多少,反觉出时间的流程加快了。早晨抡起锤子时,东方刚露出微红,似乎没抡几下,就已是日落西山。相对石头的坚硬而显得生命能量与时光之流逝加速,只有叹息在石头面前人的生命之脆弱无力。但几个星期过去,却发现原本混沌粗糙的石块,竟隐约呈现出自己所想象的形体。这一发现使我浑身一震,原来几个星期里流出的汗水,消耗的体力、时间等生命能量,已全部注入这石块中,给予这块石头以生命。在这生命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人的生命之短暂与脆弱化为岩石之坚硬与永恒。
          由此,我领悟到,借助雕刻行为将人类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转化为岩石的凝重与永恒,正是人类几万年来与石头打交道并且历久不衰的最原始动力,也就是雕刻,这一凝固在石头中的文化,得以辉煌壮丽的根本。生存于天地之间的人,感受到自然及存在之呼唤,颂悟到自身生命之有限与短暂,在雕刻行为中,将其超越自身之有限,追求永恒,追求神性的渴望,寄托于万古长存的岩石。刹那间,我觉得自己的心,越过万古时空,与古往今来所有打石头的人相通了。从此.石头对于我,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在我看来、每一块石头都具有与人相通的灵气,都有它自身的生命。这生命,既象征了生生不息、万古长存的天地自然,又象征了转瞬即逝作为自然一分子的人的生命,以及相对长久然而又十分幼稚的人类文明。石头作为象征意义本身的基础,不是建立在其形状与质地上,而是建基于它与人类精神沟通的可能性之上。石头因其与人类自始至终的密切关系而蕴含了人与自然万物相互渗透与亲近的可能性。
          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面前。在此之前所做种种雕塑,总觉得达不到精神上的切入,觉得不是自己的感情,不是自己的东西,从此之后不一样了。这种物我相通的切身感受,在玉石文化中得到印证,并进一步成为一种理性的认识,形成了我对于石雕艺术语言的初步追求。我希望最终能达到这样一种境地:石头作为象征意义的载体和象征意义本身,超越对于形状和质地的追求,让一切形式都进入它最终应当回归的角色,成为存在意义自身显现的契机。现在我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囡为我还不得不停留在对各种形式进行实验与摸索的阶段。近两年来我的作品多是金属与石头两类质料结合于一体,这样做除了有意探索两种以上材料在一件作品中如何结合,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石头与金属这两类材料之间的特殊关系。金属产生于石头,反过来又能克制石头。这种关系与东方文明中万物相生相克的思想相合,这在古时候被视为“道”,即现在所说的自然万物存在的“规律”。在不同的作品中,两种材料发生不同的作用,有相互补充,相互生发;有相互代替,相互包容;也有相互束缚,相互限制,体现出一种想象中的力。以此象征自然界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多重的、复杂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并形成我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及对于自然万物之“道”的理解。
          石头是人类最早的伴侣,石雕是艺术中最古老的种类。它的身上承载积累了人类几百万年的的文明、是人类从无到有的见证。当今世界,人类盲目自信,凭借理智建立并持续着一种视自然及人自身为征服对象的文明、从而将自已连根拔起,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种无节制的文明,最终将毁灭人类自身。对于这种疯狂,伴随人类几万年足迹,沉默无言的石头,无疑是一副清凉剂。
          巍然耸立的群山,沉静深厚的大地,向人类,向每一个生灵,发出自己无言的呼唤。呼唤人类觉醒.认识自身之有限,在天地之间找到自已的位置,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园。


          (原载于《美术研究》1992年第2期)

      更多 美术理论
        1
      书画同源终将合流
        2
      刘玉来: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论
        3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4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5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6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7
      浅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
        8
      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问题
        9
      浅论具象中的抽象因素
        10
      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11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12
      谈素描情感——绘画教学之随想
        13
      浅论马克思主义与复合型美术人才培养
        14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15
      浅论素描艺术风格与现实主义教学体系的建立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15(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