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国画 北京 展会活动

      时代笔墨写华章——江苏美术采风作品展感怀

      分享到:
      作者:吴为山来源:中国艺术报2018-02-23 09:34:23

          (1/6)积肥 钱松喦

          (2/6)火红年代 亚明

          (3/6)姑苏虎丘 周京新

          (4/6)淮安大桥 宋玉麟

          (5/6)温课 魏紫熙

          (6/6)韶山 傅抱石

        一直以来,江苏文化以其特有的继承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成为中国东南文脉的主流。在这片热土上,雄浑的“汉风”和精致的“吴韵”相互贯通、渗透、影响,形成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多样与圆融共举,守成与开拓并重的地域文化特征,并孕育出璨若星河的画家和画派: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张璪、董源、徐熙、巨然、顾闳中、米芾、米友仁、黄公望、倪瓒以及明清的吴门四家、金陵八家、娄东派、虞山派、常州派、扬州八怪,皆为彪炳中国美术史册的华彩乐章。

        历代大师们的创造已生成为一座座巍峨的文化高峰,在标领时代的同时也令无数画家于敬畏中思考:何以跳出传统,随时代再造笔墨以反映现实,表现生活?就金陵及相近的文化区域而言,从明末清初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画派便已经开始酝酿创新思潮的积极力量。及至清中期的扬州八怪,民国时期的李瑞清、吕凤子、徐悲鸿、刘海粟、庞薰琹、朱屺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和兴盛,一代代的江苏画家锐意进取,革故鼎新,用作品深刻诠释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时代内涵。

        20世纪50年代,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指引下,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画家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汇激荡的语境中直面现实,创作出大量令人心魂激荡的经典作品。特别是他们心怀“开眼界、长见识、扩胸襟、壮气概”的愿望,先后赴西北、西南、湘楚、岭南等六省写生,深入工矿、部队、山区,为祖国山河立传,为崭新生活放歌,为英雄劳模立像,通过写生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在此过程中,画家们目与万物绸缪,身与山水盘桓,他们看到了新生活,树立了新理想,建构了新审美,亲身感受着新中国社会面貌的改变并因此获得思想认识的升华,由衷礼赞现实所处的生活,最终实现了艺术本体价值与社会教化价值的互补与统一。这一时期,傅抱石创作出了如《待细把江山图画》 《镜泊飞泉》 《漫游太华》 《长白山》等艺术生涯中最具活力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将20世纪以来的山水画再次推向巅峰。老画家钱松喦,此时也得益于壮游写生,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窠臼,成为大器晚成的时代骄子,创作出垂馨千祀的《红岩》 《常熟田》等。亚明的《火红年代》立意新颖、色墨交融,切合时代要求的画面结构与审美理想,在红与黑的视觉对比中营造出工厂生产的节奏和气氛。宋文治的《山乡巨变》 、魏紫熙的《天堑通途》 ,亦均是运用传统水墨语言表现现代工业建设成果的杰作。此外,还有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卢是、黄纯尧、张文俊等画家,皆佳作频出,向世人昭示了新金陵画派崛起的整体阵容和新中国江苏山水画发展所达到的新高度。

        通过写生,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运用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式审视古老的“遗训”和“陈法” ,使之在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抒发中不再是亘古难移的律令;通过写生,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观察和记录了在生产力发展中社会建设的新物象形态,将心、眼、手的结合从粉本画谱中解放出来,以巧妙的形式构造发掘出诸如拖拉机、高压线等现代工业产物的审美价值;通过写生,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强调了对生活的关怀和体验,突出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悟,勃发了自我生命与自然规律的一体相融;通过写生,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集中展示了传统艺术形式在反映新社会现实时可能的发展理路,其艺术实践所提出的理论思考则大力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画适应时代变革的发展进程。在此,来自西方的“写生”内涵与中国传统的“外师造化”精义进行了融合,写生不仅成为中国画磨砺与完善表现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还被确定为中国现代美术知识体系的根基。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成功地把一种源于直接观察的写实追求纳入中国画的现代语言建构——在尊重中国画本体创作规律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现实感受,确保视觉形式的个性化探索以及个人艺术特征的形成。与此同时,新的观看方式与传统审美知识架构也在艺术探索中自然对接,不仅为传统中国绘画语言的转化、提炼注入了活力,更为以“心观”为核心,带有玄学意味的传统观看方式实行现代转型提供了可能。

        改革开放之后,江苏画家面对传统和生活,展开了对中国画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并在新文人画的创作潮流中反思人文精神与笔墨程式,令回归、开拓中国画本体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尽管传统于此依然具有相当稳固的权威性,但前贤开辟出的“中西融合”和“改造国画”理路却得到了延续,不同之处在于对笔墨精神的理解和对笔墨意韵的追求代替了以笔墨客观表现对象的写实之风。画家们或以现代审美节奏对传统笔墨境界进行再发现;或更凸显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并以此调度和完善自己的风格;或在超越写实再现的基础上,用地道的传统笔墨语言去建构非现实的时空景致。我们从范保文、赵绪成、宋玉麟、周京新、朱道平、方骏、常进、范扬、薛亮、聂危谷、胡宁娜、崔见、崔进、周矩敏、徐惠泉等画家的作品中可见这一时期江苏中国画的求索之路。他们逾越统一的群体风格,扬弃文学性情节性刻画,追求本体语言图式,重视个体生命体验,以开放的姿态和敏锐的眼光进行中西对话。他们在吸收水彩、油画等西方语言的基础上,重新领会中国画的睿旨;在现代性、民族性和后现代性交织的当前文化语境中,融入契合时代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在笔墨语言、视觉效果和内心感悟的多重空间中,探索、实践从生活到形式、从写实到具象、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换。

        历史证明,厚重的传统积淀已成为江苏画家才情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如今新时代的勃勃生机,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和不断扩大的文化视野,更注定了江苏画家的未来依然将与时代同行,依然将不断刷新观念,谱写新篇。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江苏画家,正在用源远流长的文脉滋养当代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的潮声激发精神的共鸣!

        本次“笔墨当随时代——重走万里路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江苏美术采风成果展”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傅抱石等新金陵画派画家的重要代表作品;第二部分展示29位江苏画家精心创作的作品;第三部分是新金陵画派1960年、江苏画家2016年两次采风的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本展览不仅是展示画家有感于时代、有感于生活而记录下的真与美,更在于鼓励和引导当下的画家能够继承和保持前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良传统,创作出更多“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艺术精品,也希望观众们能通过这些作品,认识到时代环境更替与艺术创作审美变化的统一性,进而听见时代呼唤,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

      更多 艺术新闻
        1
      “聚沙为塔”展览在西藏拉萨开幕
        2
      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织” 中国文物珍品赴日本展出
        3
      汪子美:肖像漫画的“大画高手”
        4
      春江水暖——义乌、浦江、东阳馆藏近现代书画精品展
        5
      清净淡远 神游天真 顾坤伯晚年之作 骎骎入于大家
        6
      深入传统 立足时代 稳步前行——全国第十三届书...
        7
      丹青千载说牡丹
        8
      开馆十五周年纪念 看程十发“不分书”
        9
      翰墨丹青轩辕情 共襄炎黄中国梦
        10
      “秘境:周松个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11
      “未见山——高云山水作品巡展”在扬州瘦西湖展出
        12
      徐立新谈“画牡丹”:从雍容华美到流光溢彩
        13
      于小冬丨在人性画卷中挖掘佛性的美感与力量
        14
      水墨清幽意无穷——邓建强以石刻造像传递静穆、空...
        15
      那曲非遗之花开在指尖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8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9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