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书法 艺术 综合新闻

      立足经典 感悟日常:普通人如何进入书法

      分享到:
      作者:傅振余来源:人民网2017-04-28 08:20:06

          (1/2)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冯承素摹本)(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2)王献之《中秋帖》(东晋)(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原标题:立足经典 感悟日常(书在当代)

        普通人如何进入书法的问题,说浅了是普通人如何学习书法艺术,说深了是如何把普通人变为艺术家。

        书法,可以说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艺术。因为书法是基于汉字的艺术,说白了就是怎么写好汉字的方法。但实用性的写好和作为艺术表达的“好”并不完全一致。书法作为艺术有客观的标准。因此,学习、熟悉书法艺术标准就是普通人进入书法艺术的必经之路,除此别无通途。

        学会读帖,提高审美能力

        做事首先要明确目标。在学习书法中一个重大的误区是,一些人以为找到一本经典字帖就等于明确了目标,实际上远不是这样。把经典看清楚、记到心里、成为自己手摹心追的范本,才是明确目标。这种明确目标的过程称之为“读帖”。

        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会读帖并养成读帖的习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对书法的理解。提高书法审美能力,需要多看书法历史上的名作,多看高水平展览,耳濡目染,进行比较分析。当下的社会条件更加便利,身处一线城市就更为幸运了,可以经常到美术馆、博物馆欣赏原作。若是在古代,只有王公贵族和大收藏家才有机会接触真迹。

        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书法这样形式元素比较单一抽象的艺术。对点画、空间、节奏、气息的敏感,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才可以获得,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返,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苏轼《苏轼全集》中的这段话讲的是,以欧阳询的水平来欣赏索靖的书作,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全理解了。吴昌硕临摹《石鼓文》,自称“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也是经过“如啖橄榄,时有余味”式的逐步深入。当代书法名家欧阳中石读帖,就是把字帖记到脑子里再写出来,而且必须记准确,否则写出来只能是记忆错的内容,练得再多也是重复自己的错误。

        从主流经典作品入手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积累了汉末以来书写经验、书写技术和审美理想的结晶,代表了东晋以前书法发展的最高典范。“二王”书风系统是1000多年以来文人书法技法的经验积累。后世的书风大多是在学习“二王”的过程中建立的。进入书法应该从这些主流经典中学习和继承,而避免学习那些风格个性强烈的书家,那样容易被风格的表象吸引,而忽视了书法的用笔等根本技法形式。

        赵孟頫在《与王芝书》中说:“近世又随俗皆好学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呵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向使书学二王,忠节似颜,亦复何伤?吾每怀此意,未尝以语不知者。流俗不察,便谓毁短颜鲁公,殊可发大方一笑。”针对当时学习颜真卿书法的流俗,赵孟頫提出了自己对书法入门途径的看法。他也认为,入门书法的范本应该来自于“二王”等风格平和的经典作品。

        中国现代书法教育奠基人沈尹默继承发挥了宋代赵孟頫的观点,认为书法是运用毛笔的艺术,“因此,要论书法,就必须先讲用笔……用笔须有法度,故第一论笔法。笔法精通了,然后笔的运用才能自由……第二进而论笔势。形势已得,必须进一步体会其神意,形神俱妙,才算能尽笔墨的能事,故最后论笔意。”

        沈尹默从毛笔的特性讲到中锋用笔,从人的手腕运动的生理特点讲到中华文化传统经过千百年形成了对书法艺术规律的有效探索和对书写规律的掌握。他认为在数千年多种执笔方法中,“我只承认其中之一种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即是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下来,经唐朝陆希声所阐明的:擫、压、钩、格、抵五字法。”这里讲的“五字法”实际上是写毛笔字时手指的5个动作方法,读者有兴趣可以找到沈尹默的原文仔细学习、研究。

        体悟生活中的书法之美

        学习任何艺术都有两方面内容,即前人对艺术规律的研究认识和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只学习古人,就只能学习艺术的皮毛形式,没有个人的和时代的内容、热情;只重视个人感受,就没有艺术的高度,很难登上艺术高峰。深入书法艺术殿堂,必须是经典和生活并重。

        要善于从生活中体悟书法的精神,师法造化,师法自然。向造化学习,也就是寻求书法之理,就是所谓的“悟道”。通过“悟道”,书法家可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事理的体悟,从现实生活中悟入书法,从书法中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社会生活中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书法中也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在复杂的矛盾对立中寻求统一。研究书法本身的特殊规律,同时也研究自然和社会,二者互证互参,可以启发艺术想象力。

        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悟得草书用笔的飞动之势;于担夫与公主在羊肠小道上相遇只能闪避行进,悟得书法中的进退参差有致、张弛迎让有情的结构原理;古人论书有“万岁枯藤”“千里阵云”“惊蛇入草”“飞鸟入林”“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等。这些都是在生活中悟入书法笔法的例子。

        宋代的大书家米芾爱石成癖。外出时见到一块奇石,他为之绕石三日,不忍离去。在江苏涟水为官时,常去盛产奇石的安徽灵璧搜集奇石,还总结出“瘦、秀、皱、透”的赏石标准。从他的书法作品中,似乎可以看到姿态万千的奇石之势态。草书家马世晓曾谈起他年轻时学怀素草书,因为怀素有观“夏云奇峰”之说,所以他也经常躺在草地上琢磨天上飘来飘去的云彩,很受启发。在马世晓的作品中,人们就能看到圆转流动的点画和空间,很有夏日流云的趣味。


      更多 艺术新闻
        1
      “聚沙为塔”展览在西藏拉萨开幕
        2
      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织” 中国文物珍品赴日本展出
        3
      汪子美:肖像漫画的“大画高手”
        4
      春江水暖——义乌、浦江、东阳馆藏近现代书画精品展
        5
      清净淡远 神游天真 顾坤伯晚年之作 骎骎入于大家
        6
      深入传统 立足时代 稳步前行——全国第十三届书...
        7
      丹青千载说牡丹
        8
      开馆十五周年纪念 看程十发“不分书”
        9
      翰墨丹青轩辕情 共襄炎黄中国梦
        10
      “秘境:周松个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11
      “未见山——高云山水作品巡展”在扬州瘦西湖展出
        12
      徐立新谈“画牡丹”:从雍容华美到流光溢彩
        13
      于小冬丨在人性画卷中挖掘佛性的美感与力量
        14
      水墨清幽意无穷——邓建强以石刻造像传递静穆、空...
        15
      那曲非遗之花开在指尖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1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