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上海 博物馆 世博会 综合新闻

      5月1日开放的世博会博物馆:是时间容器也是城市客厅

      分享到:
      作者:杨宝宝来源:澎湃新闻2017-04-27 09:50:03

          (1/10)上海浦西地区最大的博物馆

          (2/10)观光平台

          (3/10)第一厅寰宇舞台

          (4/10)第二厅进步之路

          (5/10)第三厅乐观信念

          (6/10)第四厅挑战重重

          (7/10)第六厅世界文明

          (8/10)第七厅中华智慧

          (9/10)第八厅未来愿景

          (10/10)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由上海市政府与国际展览局合作共建的世博会博物馆将于5月1日正式开放。这一天也是上海世博会开幕七周年纪念日。

        世博会博物馆于201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4公顷,室内总建筑面积为46550平方米,室外空间为44035平方米,总体开放运行面积为90585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一层,为上海浦西地区最大的博物馆。

        世博会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主题是“世博记忆”与“城市生活”,由代表历史、冥想和永恒的“历史河谷”和代表未来、开放和瞬间的“欢庆之云”两个意象来演绎。世博馆主体建筑从北向南依次设置办公研究区、公共展览区和综合服务区。藏品库房、文献研究中心、世博专题图书馆、常设展区、临时展区、特效影厅、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功能厅等功能区分布其间。

        据馆方介绍,世博会博物馆的陈展和设计,映射出世博会160多年来历史中无数个精彩难忘的事件片段,成为收纳这些美好回忆的“时间容器”;另一方面则力求为市民参与,以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提供空间,成为人们探寻、体验、创造和分享欢乐生活的“城市客厅”。

        作为世博会博物馆的建筑亮点,飘浮在“历史河谷”之上那朵由钢与玻璃组合的自由形体“欢庆之云”,体现了“同一片天空”这一人类和谐共处的理想。

        “欢庆之云”带给整栋建筑一种通透灵动感。整朵“云”由3730块三角玻璃组成,三根“云柱”撑起空中走廊,其中设置800平方米展示步道,连接陈列展览、公共服务和屋顶花园等功能区,形成独特的空中特展区,即“云厅”。世博馆内的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有机勾连,形成独特节奏韵律。

        8个展厅展示世博会历史和未来

        常设展区共分8个展厅,主题分别为寰宇舞台、进步之路、乐观信念、挑战重重、世纪盛会、世界文明、中华智慧、未来愿景。观众由首层东侧“寰宇舞台”进入,沿自动扶梯逐级向上,即可参观所有展厅。

        常设展厅的1-4厅主要展示1851年至2008年之间的世博会发展状况及历史面貌,5-7厅的展示内容则围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开,第8厅呈现韩国2012年丽水世博会、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以及不断延续的未来各届世博会的精彩内容。

        来自西班牙的国际展览局展陈专家迪亚兹全程参与了1-4厅的规划。迪亚兹曾担任多届世博会的场馆项目创意总监和顾问,对世博会有独到见解。

        与一般历史展不同,世博会历史展如果只是以编年方式解读,会显得乏味枯燥。迪亚兹在策划伊始就摒弃了面面俱到的策展方式,以自己对世博会的理解,对世博会内容分类,以抽象表现方式展示世博对世界的影响。

        “寰宇舞台”展厅主要介绍1851年第一届伦敦万国博览会盛况。展厅中央制作了当时展馆“水晶宫”的模型。“水晶宫”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彰显着工业文明的勃勃野心,这也是世博会诞生之初主要的展示内容。“水晶宫”模型背后的巨幅屏幕则用视频形式展示了当时举办世博会的盛况。

        其后,随着世界和城市的变化,世博的主题也在不断更新。第二展厅“进步之路”主要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博会,这一时期世博会仍注重展示工业文明,展厅右侧将这一时期在世博会上展示过的工业发明以3D打印形式制作成模型展示。

        两次世界大战至其后的冷战时期,科技高速发展,世博会也越来越把目光投射到科技。第三展厅主要展示这一时期的世博会资料,在一面背景墙上,喷绘展示了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对未来生活场景的设计图。

        进入到1970年代,城市和环境的关系日渐引人关注。世博会也将目光投射到人类环境和发展问题上来。在第四展厅“挑战重重”中,设计师将一些园艺类世博会的模型引入展厅,试图表现世博会如何影响人类生活。1974年的斯波坎世博会模型尤为引人关注。迪亚兹介绍,斯波坎是美国一个饱受工业污染的城市,通过这届世博会,斯波坎重建了受到工业污染的城市区域。模型展示了世博园区与城市其他区域的关系。

        从第五展厅开始,主要展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在这些展厅,观众可以了解上海世博会从申办到成功举行的整个过程,也可以看到当时各国参展方留下来的珍贵展品。在第八展厅“未来愿景”入口处,一座巨大的天平雕塑矗立。天平两端一侧是一棵大树,一侧是城市。

        “城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一直是世博会关注的对象。”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工程建设办副主任俞力告诉记者,将这座雕塑立在展望未来的最后一个展厅,就是要说明,在城市建设中,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博物馆记录的将是“动态的历史”

        世博会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博物馆,不仅会收藏和展示世博会历史和未来的遗产,还将作为国展局弘扬世博文化的国际平台,是国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博物馆。

        世博会博物馆现有藏品18784件/套,这些藏品将用于世博馆的展览、研究、收藏和教育。文献中心收藏实体书籍5300余本、国展局数字图书1815本、数字图片10万余张、影视资源3000余分钟,涉及12种语言,数字文献馆藏时间跨度为1819年至今。此外,已出版了11本世博相关书籍,还编译、制作多本世博会外文历史书籍,作为内部参考资料。

        “人类文明只要不断前进,世博会这一载体就将存在。建设世博会博物馆,本身就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把世界各地散落的文明形态通过博物馆形式汇集,让我们能不断地回溯、展望和反思,这就是博物馆的意义。世博会博物馆落户中国。体现了上海对世博会的贡献,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现在我们完全有能力把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项目放到上海来展示。” 俞力表示。

        俞力告诉记者,世博会博物馆将是一座开放的博物馆。此后举办的每一届世博会的资料,将不断地充实到这座博物馆中来,“世博会博物馆记录的历史,将是动态的历史。”


      更多 艺术新闻
        1
      “聚沙为塔”展览在西藏拉萨开幕
        2
      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织” 中国文物珍品赴日本展出
        3
      汪子美:肖像漫画的“大画高手”
        4
      春江水暖——义乌、浦江、东阳馆藏近现代书画精品展
        5
      清净淡远 神游天真 顾坤伯晚年之作 骎骎入于大家
        6
      深入传统 立足时代 稳步前行——全国第十三届书...
        7
      丹青千载说牡丹
        8
      开馆十五周年纪念 看程十发“不分书”
        9
      翰墨丹青轩辕情 共襄炎黄中国梦
        10
      “秘境:周松个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11
      “未见山——高云山水作品巡展”在扬州瘦西湖展出
        12
      徐立新谈“画牡丹”:从雍容华美到流光溢彩
        13
      于小冬丨在人性画卷中挖掘佛性的美感与力量
        14
      水墨清幽意无穷——邓建强以石刻造像传递静穆、空...
        15
      那曲非遗之花开在指尖
      更多...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更多...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04(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