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中国画廊网 >>艺术新闻 >> 艺术 美术 书画 工艺 综合新闻

      陈履生:灯火传薪照后学

      分享到:
      作者:李百灵来源:中国文化报2025-06-15 09:26:37

          (1/3)《造型艺术的当代问题》 陈履生著

          (2/3)《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 陈履生编著

          (3/3)《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 陈履生著

        5月29日,知名艺术评论家、美术史学者、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在北京医院因病去世。陈履生的艺术生涯,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史。他让沉寂的文物讲述故事,让冷僻的史论焕发温度,更让艺术之美滋养大众。他以美术史家、画家、博物馆建设者等多重身份,在60余载光阴中构筑起一座贯通古今的精神灯塔。

        1956年6月,陈履生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市。1978年,陈履生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刘海粟等大家,两获“刘海粟奖学金”,自此开启他美术史论研究的征途。1982年,陈履生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攻读研究生课程,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美术史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美术史论家温肇桐、刘汝灃、林树中等先生。硕士毕业后,陈履生先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古典美术编辑室、中国画研究院研究部、中国美术馆学术部工作,后扎根中国国家博物馆,直至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成为国家文化记忆的守护者。

        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期间,陈履生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策划多个重要的国际交流展,包括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与卢浮宫、奥赛、蓬皮杜、罗丹等博物馆合作的大型展,与意大利文化遗产部合作的系列展,“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特展、“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等。德国慕尼黑大学艺术史和哲学博士、艺术史家卢义阳与陈履生相识10余年,他评价:“陈先生不仅是一位追求理论与实践经验并重的博物馆馆长,更是一位无私的分享者——无论是策展、著述、公开演讲,还是面对面的交谈,他始终致力于将知识传递给他人。”

        陈履生为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中国国家画院画家方土回忆,有一次,陈履生到他的画室,一眼相中他柜子里的两盏旧灯,二话不说,将灯分别用报纸包起来:“没收了!灯放你这简直是暴殄天物,我的油灯博物馆才是它们该去的地方。”“那份不把自己当外人的率真,至今想起仍让人忍俊不禁。”方土说。这种对物件的痴迷,后来发展成他独特的收藏体系,他创办的“油灯博物馆”成为国内首个专题性民间博物馆,收录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三千余盏油灯。此外,为了推动家乡的博物馆事业,陈履生捐赠了大量私人藏品,还创办了陈履生美术馆、陈履生博物馆、汉文化博物馆以及竹器博物馆等。

        陈履生毕生潜心钻研美术史与艺术理论,其对新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作为一位美术评论家,陈履生以其敢于直言、敢说真话的精神,在美术界独树一帜。陈履生始终致力于美的传播、大众美育的提升,出版著作(包括编著)50余种,代表作有《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以“艺术”的名义》《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博物馆之美》《中国绘画源流》等;出版个人文集11部,发表论文数百篇。他曾说:“几十年来,在治学与求艺上我从不懈怠。星云法师说‘人生三百年’,我将以此为目标,未来更多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这些灿若星辰的著作是他治学与求艺道路上的硕果与见证。

        在美术批评领域,陈履生凭借独立的论点、敏锐的视角、犀利的文笔及前瞻性思考,影响了传统与当代美术界。他针砭时弊、敢说真话、大胆发声,他的文艺评论文风犀利,直指问题要害。在《写生怎么成了“写生秀”》中,他指出很多画家写生只有“写”,缺少思考,反而损害新中国传统中“写生”的声誉;在《具备艺术的慧眼,才能看穿文物的“显眼”》一文中提出博物馆要超越现时的流行话语,回归博物馆的本质。对于网络热议的博物馆预约难、博物馆展览热衷“沉浸式”概念等诸多时下热议的话题,陈履生都曾撰文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常说:“批评不是目的,唤醒才是根本。”

        陈履生还致力于美术创作,其书画创作风格独特,颇具文人气息。陈履生所画的梅花以直立的梅花姿态,以新干的茁壮的精神,一改古人梅花出斜枝的结体方式,也一改古人所追求的老干的苍劲味道,表现了古人赋予梅花的君子品格,却具有耐人寻味的现代意味。陈履生一直坚持中国绘画的书法品性,并将其视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征,体现了他对于承续中国画传统的一些基本想法,也表现了他对于发展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基本认知。

        陈履生以他深厚的学养、高尚的人格赢得了许多赞誉,并与很多艺术名家结下深厚友谊。艺术家何韵兰在回忆往事时说:“他是一个难得的美术全才,最不像官的文化官员,评论文风锐利,敢说真话,有立场,不含糊。他有中国文人的正气,有理想主义的情怀,有侠义心肠。可能不同人的视野里有不同的陈履生,就我而言,他已足够成为激励我的力量。”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评价,陈履生学识广博,长期勤奋耕耘,著述成果丰厚,坚持事业为公,在现当代中国美术史研究、艺术展览策划、学术活动组织、国际艺术交流和书画创作上都卓有建树,并以广交少长同道、热心公益事业而深为大家钦佩和敬重。“犹如他搜集收藏并捐赠建馆的油灯,他的艺术生命奉献不已而燃油耗尽,但他的艺术精神和学术风范永存。”范迪安说。

      更多 艺术新闻
        1
      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丹青妙笔绘就新时代山海华章
        2
      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80余件作品亮相广东
        3
      76件明清扇面山水珍品在广西南宁展出
        4
      百余幅手绘丝路文物“画像”兰州展出
        5
      南越王博物院展出300余件(套)文物
        6
      两岸青年书画会友 常州笔墨架起两岸“连心桥”
        7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陕西特展开幕
        8
      大河汤汤·黄河水彩画双年展正式启动征集
        9
      以“字”育人: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模式的思考
        10
      博物馆文化传承现状及策略分析
        11
      “重生——李晓柱作品展”在罗马安德森博物馆举办
        12
      学院星空——馆校共建座谈会”在济南市美术馆圆满举行
        13
      艺术家的思考不只是回望,重要的是发现与推进
        14
      “无人之境——田卫平绘画作品展”将在岭南美术馆开展
        15
      暑期,去博物馆“充电”
      保真销售
      王荣松作品
      吕华作品
      刘斐作品
      李文作品2
      李文作品1
      李达作品
      名家点评
      狂草大家—宋开强
      胸有千驷 马化龙腾----画马大师许勇教授评宋开强
      艺林高士 禅境通玄
      当其落笔风雨快 笔所未到气已吞
      砚池云水涌 书画啸长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宋开强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字在达情—欧阳中石
      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房[名人书斋]
      诗意铸书魂 忽故已涉新
      沈鹏的校友情结
      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黑子和他的毛体书法 王保成
        联盟站点:>>
      1. 拍卖网
      2. 美术家网
      3. 少儿艺术网
      4. 美术高考
      5. 民间艺术
      6. 摄影网
      7. 美术114
      8. 画廊网
      9. 当代艺术网
      10. 书法家网
      11. 紫砂艺术网
      12. 工艺美术家
      13. 建筑家网
      14. 雕塑家网
      15. 版画家网

        中国画廊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hualangnet.com,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37(s)   13 queries